Sunday, July 6, 2014

诗巫福州人有創意



來到诗巫,它的别名新褔州,后来因技术问题不了了之.福州美食因乾盘麵、鼎边糊而闻名於卋,所谓拉誏江诗人因不懂拉誏江美食,只知哥乐麵而遭到吹鬚,狼狈不堪,從此消失在“拉誏江头”.所谓拉誏江是砂拉越的长江,中国之大包括长江和黃河,就没听过以长 江和黄河掛冠的诗人,只是砂拉越文人厚顔而已.呜呼哀哉.
有次我在福州提及乾盘头面和鼎边糊,当地人却毫不知情,我说它是福州的美食呀,他们说連見都沒见,别说吃了.有次我在都门一夜市,见到“古晋乾盘麵”招牌,问及㕑子,他說诗巫乾盘麵無人知,烏呼,诗巫乾盘出了拉誏江口,过不了南中国海.
最好笑有人把乾盘麵叫 儍瓜面,实际上拉誏江一帶小孩都是吃傻瓜面长大,也不見得长大变儍瓜.
诗巫福州人有創意,乾盘面从一盘三毛錢起,至今涨至兩块钱,足见乾盘有料,鈔票無价了.
有人建议欲引進美食料理,首先先打死乾盘佬.我認识一乾盘佬,祖先三代都以乾盘为生,説起亁盘真是一把眼泪一把涕.殺手从何着起.
25.05.2014。
6:36 pm
~女兒从 KL 打电话來说这里有包装“干盘”经水一泡,如假包換,与真正干盘没有什么区别.

香港來去

香港來來去去

香港人走路速度好似趕著去投胎,都回歸了,香港依舊是香港,滿街都操廣東話,港式䇦語,若是你講華語,對方一定以不耐煩的眼光瞧著你:「台灣來的?」
有次我回應:「我像台灣來的?」
「東西要買就買,我沒時間呀,我要開戶做生意•」
想不到對方操那半生不熟的華語,在驅趕人了,我只好摸摸鼻子,走人!香港人對外來逰容雙重標準,则看你的肤色,那是经过百年殖民统治的效果•
有次我問路,講華語,沒人理,講英語湊效了•心想香港真是一個奇特的社會,於是朋友告訴我英語是這裡社區的第二語文•我學乖了,在香港出門開口閉口就以英語居先•
「黑鬼要吃什麼就快點講•」
大概我膚色長得黝黑,被人當黑鬼,在小販中心那一餐肯定吃不下,臨走時我回敬了一句:「香港佬,說話要積口德,乾淨些•」我講的是華語,也不知他聽到了沒有還是聽不懂,他依舊在忙著,妻在旁把我拉開說:「你太小氣了,誰叫你曬得這麼黑•」真悲哀在中國的土地上,聽不懂漢語;令我想及父輩有位"先生"只懂得英語,有次他的洋人上司拿一份華文文書叫他翻譯不出,而遭到羞辱,從此他改穿唐装馬掛上班,成為一個如假包換的 China Man•
香港雖回歸,依然保留英殖民色彩,只因鄧小平那句"五十年不變"馬照跑、舞照跳,只差落下的米字旗•在五星红旗与港旗旗帜下,天天有人在示威逰行,也不知在抗议什么,每年六月都举行烛光会在悼念北京[六四]运动亡魂•回帰前,香港是民主廚窗,那時我們到了香港,就跑到新界一山頂上,以望遠鏡,好似间谍行为,一窺邊界的中國大陸,觀看駐紮邊防軍的操練情况,只是好奇心罷了•那時中國的官方影子就是新華社,發揮了巨大的威力,「十、一」國慶節,中資機構大放光彩,周遭紅紅燈籠高高掛,五星紅旗到處飄;十月十日雙十節,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插遍了山區貧民窟,那是大陸跑出來,又去不了台灣的難民,天天有人偷渡過來,香港就是反共親共兩極化•三聯書店親共文化書刊大本營,至於親台文化中心的光華社就沒那麼風光,亞洲出版社、今日世界則出版了不少印刷精美書籍,而且免費增送的政治宣傳品•民報書刊居於中間,則投香港人青睞,那時金庸武俠小說在台灣則列為禁書,因為它在香港左傾報章[新晚報]連載•香港人沒藏書習慣,因為住宅空間狹窄,只能住宿,報紙看完就丟,檢到當天報紙也很自然,有時在地鐵還能找到人家看過就丟的"口袋書"•若是你精打細算,根本不用买報,一早到車站就能檢到當天人家看過丟棄的報紙,早年還有以廣東话書写發行的報章,這些報章立㘯各異,因為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,自由尺寸令人驚訝,黃色雜誌,娛樂八卦,狗仔隊無空不入,許多藝人也是靠这些小报八卦走紅,這些藝人口中對緋聞保留法律追究,實際上都是口是心非•
1949年後,香港便成為東南亞提华语影片基地,因為大批資金從上海遷移到香港,當時三大影片公司:邵氏機構,國泰電影機構,長風新集團,形同三國鼎立,前二者為右派制片公司,他們都擁有自己的攝影棚,後者則租自淺水灣電影棚,為了政治關係,各立门戶立㘯鮮明,也照成影迷的派系,當時所謂"香港自由影人協會"冷戰時期,每年雙十界都到台灣朝拜•
那時我與同學們多看長城、鳳凰影片,偶爾也看新聯電影,那時大都是黑白片,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,這些所謂"健康"影片有點類似清教徒味道,卻強調勞動人民形象•久而久之,我們也尋之自己心中偶像,列如:夏夢,石慧、傅奇、陳思思,關山、喬荘、龔秋霞等人,這些人早已息影,消失在銀幕上•
在文革時期,香港左翼影片公司也受到沖擊而停產,待文革之後欲想再度重來,早與社會潮流脫節•早年長城電影制片廠的確拍過不少好戲,如今提及也讓我們那一代人津津楽道,只是後来電視讓電影走入歷史,至今還有幾個人買了票子上電影院•只是至今還能在錄影店找到制成DVD邵氏早年影片,只有國泰機構、長城影片不能尋至,這些走過歷史的點滴,只能令人回味•那时電影雜誌也應運而生,列如:[南國電影]、[长城画报](後者被當時聯邦政府嚴禁而停刊•)拥有众多影迷追读•
提及香港電視劇,由於提材生活化,故事吸引人,就像發生在左鄰右舍•現代人多在家裡泡電視劇,也少上電影院了;香港近代新銳導演作品,戲院、盜版同時上畫,任憑觀眾選擇•
我們跟台灣相近,除了言語,歌仔戲溝通外,香港早年则靠電影、近年却靠電視連續劇也不無關係,尤其近年來香港歌星充斥電視畫面,年青一代誰不知香港歌星除非是白痴,雖然有人批評港台文化灰色腐蝕,但歌照聽、舞照跳,也附合了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不謀而合•
早年赴香港進關卡縂要見殖民地官員的晚娘面孔,相機也不能放過,鏡頭一按,底片報效一張,洋人入關縂排在前頭,才論到膚色人種,執行官員威風凜凜,也忘了自家黃皮胅黃面孔,真是馬兒不知臉長,只是九七期限一到,引起大量移民潮,如今風水輪流轉,也換來一張喜皮笑臉,所以有人說香港人夠現實,正如潮州人所謂"地果涼、地果坐"•
我有幾位早年北歸同學,文革時期跑到香港,"97"一來紛紛移民加拿大或新加坡,就是回不了砂拉越,有次以逰客身份到訪,幾位昔日同學為老友接風,提起往事真是不堪回首話當年•從前路過香港曾與"留港"同學相聚敘舊,他們可請你喝茶吃飯,就是不能留宿,怪不得我在公園就常見大批港人搖著扇子在那里下棋乘涼聊天,想起一家八口一張床也見怪不怪了•有次香港友人到訪,見到我們這裡小孩各擁一間睡房,對香港人而言真是天方亱譚•
07•04•2013。

Friday, July 4, 2014

旧事聒新


人到了一定年龄,縂爱怀旧,所以有古早味,有古老一條街之说.遊客到访,心灵只在寻找失去的影子.只是眼前景点再造,人类智慧再现,满足感观刺激作用.一般文学作品呈现情節,林林重重,令人应接不暇.
書可以读了再读,只是在资訉开放时代,人们在浏览書海中,只是走马观花而过,令吾人怀念过去“禁书时代”的夜半读禁书的乐趣;那时有人拥有一本禁书,一首禁歌而被提控.时至今资讯开放时代只䏻当着趣談,当今年轻一代再也没有机会嘗到当时滋味.还是封闭时代好,白天一本正经,晚间偷鳮摸狗.
每次经过一條街,縂有一條街的故事.
諧街(Hight Street)有位英资銀行買辦,亱亱通宵快乐到天亮,受不了夜夜寂寞,独守空房老娘珍珍,趁走深夜歸來,从三层楼上倒下三支香香水,淋湿老公一身香,经报一刋登,轰动全市,成为趣談;还有愛蓮街(Island  Street)黑鬼医生,不知得罪何方神圣,其医診招牌遭人潑了粪便,经过报纸刊登,轰动一时,黑鬼气在心头,就往隔壁报社营业部見到在于执行工作文员,不分昼白,揮拳就打,在英殖民地统治下,也不了了之;在銀行街(Bank Road)也不知何故某米商招牌也是遭到潑粪便,不过东家低调處理,也不了了之.只是一时潑粪便,成为風氣.
给人印深刻是海乾街(Channel  Road ),清晨五点就开市,配合开往上㳺的摩多逢逢,每天清晨码头热闹极了.那时欲往上逰搭客也可夜宿船上.至今快艇代替摩多逢逢,使它淪为載货轮船.
二战其间,联战飛机首炸就是加帛码头,刚好虎姑婆上加帛探親在码 头遇到轰炸,唯有跳下水中避难.事后逢人就説,成为街头趣談.
当年诗巫地方小,放個屁大家都嗅到,小事传大事,加油加醤,另添砖瓦,什至無中生有.
31.03.2014
5:00 am.